阿尔巴尼斯表示,要实现《巴黎协定》的目标,必须对钢铁产业链进行脱碳转型。 (AAP: Lukas Coch)
今天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此次访华行程关键的商务活动日。他出席了由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企业(包括必和必拓、福特斯克、汉考克、力拓)与中国钢铁制造企业(包括宝武、鞍钢、河北钢铁、首钢、沙钢)之间举行的减碳圆桌会议。
阿尔巴尼斯在讲话中指出,澳大利亚的矿业企业是中国铁矿石的可靠稳定供应方,供应量占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近60%。这些铁矿石被用于中国的钢铁生产,而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量的50%以上。
与此同时,钢铁产业链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%至9%。要实现《巴黎协定》的目标,必须对钢铁产业链进行脱碳转型,这也为澳中两国带来了推动长期经济利益发展的新机遇。
但钢铁减碳也面临诸多挑战。需要支持性的政策环境、大规模的科研投资来推动新技术开发,以及学界、产业界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。
来自澳大利亚的矿企和中国钢企代表出席了圆桌会议。 (AAP: Lukas Coch)
阿尔巴尼斯进一步指出:“澳中两国都在减碳转型的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。我们在携手推进减碳合作的同时,也需共同应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。构建一个可持续、市场驱动的全球钢铁产业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。”
他表示,目前澳中两国在技术与政策层面上所做的努力,其中不少已初见成效。例如,福特斯克(Fortescue)正在推进绿色金属项目,汉考克公司(Hancock)则是澳大利亚重工业低碳转型合作研究中心的核心合作伙伴,致力于研发低碳处理技术。
与此同时,澳中企业间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。比如力拓与首钢的合作,旨在优化钢铁制造流程。以及必和必拓与河北钢铁、宝武钢铁集团的合作项目,其中包括利用西澳州皮尔布拉(Pilbara)的铁矿进行的商业规模直接还原铁(DRI)试验并取得成功。
在圆桌会议上,澳方展示了多项绿色冶金技术进展,中方钢企也提出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,如宝武、鞍钢、首钢等均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,并在氢冶金、电弧炉等领域展开商业试点。